日本北陸的金澤市 現有保存完好的茶屋區分別是東茶屋街 西茶屋街和主計町
茶屋是日本傳統遊藝、飲食的場所 在江戶時代是個可以觀賞藝妓舞蹈的地方
一條老街散發著格調高雅的古日本風情 在石板街排列著江戶時代的茶屋建築
茶屋街除了茶屋外 還有蕎麥麵館甜納豆店 其中並有從茶改裝而成的飲食店和雜貨店
金澤烏雞庵 乍看之下以為是賣補品的店家 其實則不然 強調是以烏骨雞蛋
做甜點的專門店 販售的產品有金箔蜂蜜蛋糕伴手禮 還有金箔冰淇淋等等..
盛產金泊的金澤幾乎哪裡都賣金泊冰淇淋 但價位可不斐一支要價700日幣 有點貴桑桑
由於是自由行早已戒掉買伴手禮的習慣 況且身邊如果沒有壯丁幫忙提物真的會吃不消
行萬里路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走馬看花 吃吃喝喝 以能融入當地的民情風俗為第一要件
走在攜來攘往老街上 放眼全是年輕貌美的日本妹 穿著傳統和服悠閒愜意的談笑風生
東茶屋街 留下的建築物每一家外觀都非常古樸 讓人走起來特別有味道哩
茶屋老街沒有很長 但這種兩旁都是木造風情的格子門戶 令人感覺很日式
東茶屋街兩層樓的木造樓房和成排的細格子門窗 整條街顯得古色古香充滿懷舊風情
昔日歌舞昇平的江戶年代 在東茶屋老街上茶屋大約有數十家 如今還有現代的咖啡館
藝妓是日本傳統文化的積澱之一 日本各地都還保留著藝妓表演的藝術精華
在全日本唯有金澤和京都有茶屋街 這是最正宗的藝妓存在形式
藝妓的"妓"字也許會引起誤解 在這裏或者應該理解為"美色"
進一步說 這裏的色 是孔聖人說的"食色性也"的色
是說喜歡美麗的東西是人的欲望之一 即使是過去 藝妓也分等級
最高等級的藝妓是以藝立身 日語中對"藝妓"又稱為"藝者"是職業的稱謂
金澤這裡的藝妓標榜較為特殊 不是要求一項技藝須全方位 樂器、舞蹈、歌唱都要會
除了演出技藝之外 和服的穿著、梳頭、傳統化妝、待人接物的談吐和禮儀都要學習
"正座"就是雙推雙足並攏地跪著 這是藝妓的基本功 如果沒有毅力和決心是辦不到的
傳統的町家建築 乾淨的小巷子 不知為何總是有種迷人的魅力 讓人感覺優雅又自在..
東茶屋街是這個區域規模最大的地方 當中的志摩茶屋和懐華樓茶屋有對外公眾開放
沿大街兩旁的是咖啡館和商店 另一商店“箔座”是售賣金澤的特產金箔產品
從長町武家屋敷跡區和忍者寺步行短距離便到西茶屋區 但規模比東茶屋區要小得多
那裡只有一個博物館 – 西茶屋資料館 它介紹了街道的歷史 也是一個聚會場所
不室屋有賣麩的小零嘴點心 還販售可以拿來用泡的包麩湯組合 是日本最有名的麩店
森八是加賀籓的御用果子司 已經有380年的歷史 在金澤和果子界有相當的地位與人氣
維基百科 和服(日語:わふく)是日本對其本土衣裝的稱呼 與歐美服飾稱為洋服
日語中的吳服 指的是日本從中國進口絲綢織品所製作的服裝 與剪裁樣式沒有關係
日本和服除了皇室傳統服飾和國民服制外 宗教傳統服飾 神官的穿著也是和服的一種
現代和服主要為日本國民於冠婚葬祭、傳統節日、饗宴 以及進行傳統藝能時所穿著的
根據近代習慣未婚女性於成人式、婚禮場合可穿著一種擁有「及地袂」的「振袖」和服
和服從字面上解釋為「和」的服裝(「和」一字源於日本人為大和民族)單指民族服飾
在老街恰巧遇到很多穿和服的女士 比京都的清水寺還熱鬧 日本人果真有強烈的民族性
日本保有獨特衣服 和服一穿就很有女人味 只要好看不管哪個文化 都會留下特殊服飾
東茶屋街散策 費甌娜完全是衝著拍照而來的 沒有時間消費 等著回金澤車站吃美食呢
從 金澤 車站可以乘坐金澤循環巴士前往東茶屋及主計町 需要12分鐘
於橋場町巴士站下車 步行五分鐘便到達
延伸閱讀
【日本北陸自由行】金澤Day4 近江町市場 + 尾崎神社 + 尾山神社+近江町海鮮丼家ひら井
【2016日本北陸自由行】金澤Day3高山古街漫遊&丸明飛驒牛覓食
【日本北陸自由行】Day4金澤城公園﹝玉泉院丸庭園﹞遇見小水鴨
【2016北陸自由行】金澤5日遊Day2特別名勝﹝兼六園﹞雪吊之美
【北陸自由行】金澤5日遊Day1﹝かに館 片町店﹞ゆで ガニ食べ放題90分<大啖越前蟹 >
【2016北陸自由行】金澤5日遊Day3世界遺產﹝白川鄉合掌村﹞童話中の薑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