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道場』 位於北投區法鼓山農禪寺原址 就在關渡平原大度路的旁邊
是著名建築師姚仁喜先生依據聖嚴法師(空中花、水中月)的意念設計而成
看過格友介紹後讓人心癢癢的 一時興起不管正午時刻拎著相機立馬付出行動
北投就在住家不遠處 進出不知經過多少回 近廟欺神多次想來拍照都未成行
水月道場建築外觀設計莊重大器 以清水模混凝土為主 使用天然建材 流暢的線條設計
表達出建築的古拙 即使經過了多年的歲月 依然保有它 優雅、樸實、歷久彌新的風格
「空中花 水中月 」主要的要義「環境景觀道場」 亦即是道場應與環境有密切的關係
水月道場是學道資糧與成道的寶地 生活即道場 直心是淨土 工作就是修道真正的道務
鏡花水月 是指美好卻又虛幻的意思 美麗到了極致 往往就是讓人有種虛幻且不真實感
怕消失、也怕握的太實扎痛了自己 或許這片虛幻是一種追求 靜靜的放置在這片夢土中
道場寧靜的環境讓心沉澱 建築如出水芙蓉般的浮現 湖水平靜無波 微風吹來 好寬心
水月道場後方和遠山相映 視野十分遼闊 有山脈當背景 儼然成為最佳景觀的靈秀之地
水月池與大殿的前方 池中沒有過多裝飾 中央種滿小小的蓮花 讓水月池更添閑雅氣氛
2013法鼓山農禪寺獲建築獎首獎 農禪寺雖是宗教建築但不覺得威嚴 令人感覺容易親近
有別於一般宗教建築 水月道場將宗教文化抽象化為光影 而達到宗教空間謐靜的目的。
每逢假日道場總會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的青睞 更是成為年輕人口中最夯的拍照景點
清水模混泥土的建築 質樸而現代看起來莊嚴 簡潔 穩重 營造出崇高的自然純淨之美
經文字體 在牆面上共五千多字「金剛經牆」 L 型牆面、「入慈悲門」有朝山步道
供奉釋迦牟尼佛的水月道場 分別是兩層樓的開山農舍 大殿內部是不能隨意拍照的
自己並沒有特別宗教信仰 純粹來此放空拍照 讓大家認識在台北市區裡的一處空靈場域
農禪寺是一處清淨的道場 遊客走訪舉止應當莊重 寵物無法進入 寺院也謝絕婚紗取景
此外許多攝影愛好者慕名前來 建物內部是可以參觀、佛像與繞寺誦經的隊伍禁止攝影。
農禪寺水月道場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5巷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