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澤城公園是由江戶時期加賀籓前田氏的居城金澤城遺址編制的都市公園
佔地約30萬平方公尺 規模廣大的金澤城遺址 曾經作為金澤大學的校園
於日本平成13年(2001年)編制為「金澤城公園」是重要文化遺產日本百名城
〈金澤城〉日本明治時期之後最大的木造建築 重建時完全採用日本傳統建築技巧
聚集了木匠精華技術沒有使用任何一根釘子或螺絲 牆壁以柱子及橫梁為結構土璧
菱櫓 橋爪門続櫓 用雙層兩樓的五十間長屋連接3層3樓的菱櫓及橋爪門續櫓
菱櫓和橋爪門続櫓是監視用而五十間長屋是存放武器等的倉庫也作為城牆
櫓是矢之倉的意思 原本是武器倉庫 但是這裡主要是用於守望與監視的功能
金澤城外 每到春天來臨時 粉白相間滿開的櫻花景色超浪漫 只可惜來得太早了
金澤城是傳統的平山城 瓦磚可以抵禦冬季的積雪 城堡設有本丸、二丸及三丸
金澤城屢遭火災 特別是1881年的大火將城內建築幾乎全部燒光 現存城牆和石川門等
金澤城的前身是建於日本天文15年(1546年)的金澤御堂(金沢御坊)
金澤御堂是日本天文15年加賀農民暴動時的根據地
金澤御堂當初是日本佛教本願寺的別院
除了傳教外 當時以政教合一的形式統治加賀地區
金澤城遺址 金澤城模仿豐臣秀吉的大阪城而造 中心部原有5層的天守閣
高高的石牆上以鐵錠築牆、上覆鉛瓦的箭樓和大門相連
天守及三層櫓燒毀後改用二丸為藩主的住所
城不太堅固 因此在城下町設立多個軍事據點抗戰之用(平時為寺廟)
天守自被大火燒毀後沒有重建 5層箭樓卻不見再造天守閣
石川門僅僅是金澤城的一部分 這也能看得出當年百萬石大名居城的豪華和威風
城內留下的建築還有“30間長屋”這是當年儲藏軍糧的倉庫。
橋爪門続櫓 有火槍射擊用的隱藏式小洞和投石用的洞等 屋頂舖著用鉛作的瓦
在戰爭爆發時可改用於炮彈 含鉛的屋瓦及海鼠璧是典型的金澤城建築特徵之一
金澤城公園的另一隅是剛依照古圖等記錄復原完成的〈玉泉院丸庭園〉
〈玉泉院〉 2015年3月7日正式開園 是加賀藩三代藩主「前田利常」建造的私人庭園
當時池底和周圍的石牆高低差有22公尺明治時期開始荒廢 其原有外觀也隨著時間消逝
2008年起進行挖掘調查 基於舊有的樣貌去重現 為了保存遺跡 2013年5月開始建造
在其上方墊高約兩公尺的土讓 再進行施工 使荒廢一百多年的日式庭院 有了新生命
可由金沢城公園進入玉泉院丸庭園 此建築為<玉泉庵> 左側為休憩室 右為和室間
日本庭園雖然無法脫離以人為的手法 但是經過規劃設計出來的空間氣氛
卻是無懈可擊 和風庭園 遵循古式的造園原則 充分發揮其庭園之魅力。
園區內綠樹林立 以巨松木為主 名石圍繞的美麗庭園內 有提供甜點和享受抹茶服務
小橋 池塘 溪流 島嶼和山丘創造出自然風光的縮影 為庭院添加美麗與生機
玉泉院中的植物經過精心安排修剪 灌木和草坪甚至苔蘚都被打掃得乾乾淨淨
不由得佩服日本人強烈的民族性 竭盡所能保留具濃郁的日本庭園文化的使命
跟熱心的導覽阿伯寒暄後 他很好意的要幫忙拍照 費甌娜盛情難卻 只能充當一下麻豆
池塘裡生態豐富 聚集了很多的小水鴨 由於距離實在太遠了 只好守株待兔等牠入鏡
小水鴨是體形最小的河鴨屬鳥類之一 體長不及40厘米 僅為常見的綠頭鴨的2/3
雄雌異形異色 雄鳥頭頸部基色為栗褐色 從兩側眼周到頸側分布者一條綠色的色帶
與栗褐色的底色形成鮮明的對比 「綠色大逗號」也是辨識小水鴨雄鳥的重要特徵
雌鳥為雄鳥的暗色版本 通體以褐色為基調 並不具有雄鳥所具有的「面部大逗號」
「體側白線」和「奶油屁股」這三大特徵 但雌鳥保持了翠綠色的翼鏡
並有著非常小巧的身材 這都是本物種雌鳥的鑑別特徵 虹膜褐色 喙和足均為灰色
小水鴨(學名:Anas crecca 小水鴨)又名小鳧、小麻鴨、小蜆鴨、小食鴨
小水鴨常集群棲息於平靜水面 在湖泊、沼澤、河流平緩處常能看到他們的群體
這一天費甌娜光是在玉泉院丸庭園 整整耗了半天的時間就為了拍可愛的小水鴨
不知不覺肚子已經咕嚕咕嚕的叫 拍完後 趕緊收工直奔〈近江町市場〉覓食待續..
交通資訊
在JR「金澤」站轉撘北陸鐵道公車11號、12號或91號路線約10分鐘
在「兼六園下」站下車 徒歩約1分鐘即可抵達〈金澤城公園〉